離心風機清洗時的拆卸及組裝要求
離心風機在環境中運轉一段時間之后,各個縫隙中或零部件表面都會積存一層污垢,為了不影響離心風機的正常使用需要將風機的機殼和軸承箱拆卸下來進行徹底的清洗。
一、拆卸要求
1. 安全準備
斷電與警示:斷開風機電源,懸掛“禁止合閘”警示牌,防止誤操作。
若輸送過易燃易爆或腐蝕性介質,需先對管道進行吹掃、置換,確保無殘留介質。
工具與標識:準備成套扳手、拉馬(拔輪器)、銅棒、撬棍、塞尺、記號筆等工具。
對精密部件(如軸承、聯軸器)使用專用工具,避免硬敲硬砸。
用記號筆標記傳動部件(如皮帶輪、聯軸器)的相對位置(如“電機側”“風機側”)、葉輪轉向、管道法蘭的連接方向,便于重裝時對齊。
2. 拆卸步驟
管道與線纜拆除:拆除風機進出口的管道連接件(如柔性軟接、法蘭螺栓),若管道較重,需用支架臨時支撐,避免管道墜落。
拆除電機電源線、接地線,整理線纜并做絕緣保護(如用絕緣膠帶包裹接頭)。
傳動系統拆卸:皮帶傳動:松開電機地腳螺栓,推移電機使皮帶松弛,取下皮帶(記錄皮帶型號及安裝方向,避免錯裝)。
用拉馬拆卸電機皮帶輪和風機皮帶輪(若過盈配合,可輕微加熱皮帶輪內孔,禁止直接敲擊輪緣)。
聯軸器傳動:拆除聯軸器的連接螺栓,用拉馬分離兩半聯軸器(注意保護軸端螺紋,可套上保護套)。
若為彈性聯軸器(如梅花聯軸器),需單獨取出彈性體,檢查是否磨損或老化。
核心部件拆卸:葉輪拆卸:檢查葉片是否有裂紋、變形或磨損(尤其是葉片邊緣),平衡孔是否堵塞。
用手晃動葉輪,確認輪轂與軸的配合面無松動或橢圓變形。
若葉輪與軸過盈配合,可使用專用拆卸工裝(如碳鋼鋼板制作的長孔工裝)輔助拆卸。
軸承拆卸:轉動軸承外圈,應靈活無卡滯、無異響,滾子與滾道無麻點、剝落。
若軸承磨損嚴重(如間隙過大),需直接更換同型號新軸承。
軸承拆卸時,避免直接敲擊軸承外圈,可使用拉馬或專用工具。
二、組裝要求
1. 基礎處理
整體機組安裝:
直接放置在基礎上,用成對斜墊鐵找平,確保水平度符合要求。
現場組裝機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應妥善保護,防止銹蝕或操作。
底座放置在基礎上時,應用成對斜墊鐵找平,確保縱向不水平度不超過0.2/1000(用水平儀在主軸上測量),橫向不水平度不超過0.3/1000(用水平儀在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測量)。
2. 軸承與主軸組裝
軸承座與底座連接:
軸承座與底座應緊密接合,縱向不水平度不超過0.2/1000,橫向不水平度不超過0.3/1000。
主軸與軸瓦組裝:
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查,軸承蓋與軸瓦間應保持0.03~0.04毫米的過盈(測量軸瓦的外徑和軸承座的內徑)。
3. 機殼組裝
位置找正:
以轉子軸心線為基準找正機殼的位置,調整葉輪與進氣口間的軸向和徑向間隙至設備文件規定的范圍內。
間隙調整:
若設備文件無規定,軸向間隙一般為葉輪外徑的1/100,徑向間隙應均勻分布,數值為葉輪外徑的1.5/1000~3/1000(外徑小者取大值)。調整時力求間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風機效率。
4. 找正與同軸度
風機與電機對中:
風機軸與電動機軸的不同軸度:徑向位移不應超過0.05毫米,傾斜不應超過0.2/1000。
滾動軸承裝配:
兩軸承架上軸承孔的不同軸度,可待轉子裝好后,以轉動靈活為準。
5. 調試與試運行
試運轉準備: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有無異常聲響。
逐步調整風門開度,觀察風機運行參數(如風量、風壓、電流等),確保其在規定范圍內。
試運行要求:連續運行時間不應少于2小時,期間應無異常現象(如振動、噪聲、溫度異常等)。
記錄設備運行參數,與設計值進行對比,確認設備運行正常。
試運行結束后,對設備進行停機檢查,確保各部件無磨損、松動等現象。
三、注意事項
拆卸過程:避免硬敲硬砸,使用專用工具保護精密部件(如軸承、聯軸器)。
拆卸后的部件應按順序放置,并做好標識,便于重裝時對齊。
組裝過程:確保各部件正確復位,特別是葉輪的平衡和軸承的潤滑。
清洗后需徹底干燥,防止生銹或腐蝕。
安全規范:遵守相關安全規范,如佩戴勞動保護用品(手套、護目鏡等)。
高空作業、動火作業等特殊作業需辦理相關手續,并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
通過以上拆卸及組裝要求,可確保離心風機在清洗過程中安全、高效地完成維護,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并保障其運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