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螺旋槳式、混流式除塵風機應用方案解析
一、離心式除塵風機
1. 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
工作原理:
基于動能轉換為勢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轉的葉輪將氣體加速,通過擴壓器減速并改變流向,使動能轉化為壓力能。氣體從軸向進入葉輪,徑向排出,形成高壓氣流。
結構特點:核心組件:進風口、葉輪(后彎式、前彎式、徑向三種葉片)、電機、擴壓器。
優勢:風量大、壓力高,高效區能耗低,部分型號采用耐腐蝕材料和降噪設計。
局限性:壓力損失較高(高效型達1500Pa),無法捕集5μm以下粉塵。
2. 性能參數
風量范圍:覆蓋小型到大型工業需求,具體依型號而定。
壓力特性:恒壓裝置,壓力隨轉速變化,適合高阻力工況。
適用粉塵:微小粉塵(5-10μm),連續可靠,但需配合其他設備處理超細粉塵。
3. 應用場景
工業除塵:石材加工、礦山、水泥廠的通風與布袋除塵系統。
鍋爐引風、高溫煙氣凈化(耐溫可達500℃)。
多級系統:作為預處理環節,與其他除塵器(如布袋除塵器)串聯使用。
典型案例:
水泥廠采用多級離心式除塵器串聯,處理高濃度粉塵,配合布袋除塵器實現高效凈化。
二、螺旋槳式除塵風機
1. 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
工作原理:
通過螺旋槳旋轉帶動氣體和粉塵運動,利用離心力將粉塵甩向器壁,落入集灰斗,凈化后的氣體從軸心排出。
結構特點:組件:旋風筒體、集灰斗、蝸殼(或集風帽)。
優勢:結構緊湊、運行穩定、維護便捷,噪音低。
局限性:依賴外接風機驅動,對粉塵粒徑敏感(適合大顆粒、干燥粉塵)。
2. 性能參數
風量與噪音:風量大,噪音小(適合對噪音要求嚴格的場所)。
除塵效率:高效處理大顆粒、干燥非纖維性粉塵,但對微小粉塵效果有限。
3. 應用場景
低噪音環境:
醫院手術室、展覽中心、辦公樓等需要靜音的場所。
初級除塵:
冶煉、鑄造、建材行業的粉塵初級處理,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設備配合。
典型案例:
冶金廠采用螺旋槳式除塵器配合風幕集塵設計,實現煙塵高效收集。
三、混流式除塵風機
1. 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
工作原理:
結合離心式與軸流式特點,氣體同時產生離心與軸向運動,兼具高壓力和大流量。
結構特點:組件:扭曲平板葉輪、圓形機殼(集成消音功能)、導流片。
優勢:噪音低(通常<75dB),效率高,寬效運行區,支持立式/臥式安裝。
局限性:耐溫≤80℃,不適合高溫工況。
2. 性能參數
風壓與流量:風壓系數高于軸流式,流量系數高于離心式,平衡壓力與流量需求。
能效:節能效果好,部分型號采用永磁耦合調速技術,節電率可達41%。
3. 應用場景
通用通風:
隧道、地下車庫、高層建筑的通風換氣及消防排煙。
工業場所:
大型電力廠、工廠等需要兼顧性能與噪音的場所。
典型案例:
隧道工程采用混流式風機與射流風機組合,實現長距離通風與應急排煙。
四、選型依據與系統設計
1. 關鍵選型因素
粉塵特性:粒徑:離心式適合微小粉塵,螺旋槳式適合大顆粒。
濕度:干燥粉塵優先螺旋槳式,高濕度粉塵需考慮離心式耐腐蝕型號。
系統阻力:
高阻力工況(如長距離輸送)選離心式;平衡壓力與流量選混流式。
環境要求:噪音控制:螺旋槳式、混流式優勢明顯。
耐溫/耐腐蝕:離心式耐高溫(500℃),混流式適合常規環境。
能效與維護:
離心式高效區能耗低;混流式維護便捷;螺旋槳式結構簡單。
2. 系統設計案例
案例1:水泥廠除塵系統選型:離心式風機(高壓、耐粉塵磨損)。
方案:多級離心式除塵器串聯,配合布袋除塵器,處理高濃度粉塵。
案例2:醫院手術室通風選型:螺旋槳式風機(低噪音)。
方案:獨立螺旋槳式風機配合高效過濾器,確保空氣潔凈度。
案例3:隧道通風選型:混流式風機(平衡壓力與流量)。
方案:混流式風機與射流風機組合,實現長距離通風與應急排煙。
五、德坤環保總結
離心式:高壓、大風量,適合高阻力工業除塵。
螺旋槳式:低噪音、結構簡單,適合初級除塵與靜音環境。
混流式:平衡壓力與流量,兼顧性能與噪音,通用性強。
選型核心:結合粉塵特性、系統阻力、環境要求及能效成本,選擇適配方案。